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然令人欣喜,然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藏有隐患。大部分的村庄缺乏完善的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值得庆幸的是,有关农村污水政策正在持续加码,村镇污染治理工作进入加速期,农村污水处理提上日程。因此,业内有声音表示,农村污水治理可能成为污水治理领域的下一风口,或将引爆万亿市场空间。
惊人的农村污水排放量,必将带动巨量市场需求。据统计部门预测,截止2016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市场规模就已达到近400亿元,预计在2020年农村污水处理市场规模将会超过800亿。
然而,由于地区分散、人口众多、收集困难等因素,巨大的市场预期下尚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缺口大、建设成本高、专业的技术和运行管理人员缺乏,治理率要全面提升,将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资金供给不足
虽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和政府部门在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上做出巨大地努力,但由于缺乏在国家层面上的整体部署,使得我国当前农村污水治理的资金能力与迫切而巨大的需求极不适应。其中,资金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总量不足、供给强度不足、供给可持续性较差。
另外,资金能力与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紧密相连。由于资金的供给不足, 导致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推进困难,工程项目投入产出绩效低下,大量已建设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质量差、 难以运行或无法运行,“晒太阳”情况普遍。
专业操作运维人才匮乏
人是供给和需求的主体,农村污水处理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支撑。资料显示,各地已建成的农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率不足 20%,长期缺乏有效维护还将加快设施老化与报废;60%的乡镇仅1名村镇污水设施管理员;从业技术人员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发展状态堪忧……这就凸显出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又一困境,专业操作运行人员不足。
由于农村污水处理规模普遍非常小,数量多而且高度分散,很难为每一个站配备一个专业的运行人员,而且这些农村通常远离市区,设施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更新等也会受到较大限制。
技术指导不到位
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现有主流方案主要包括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但农村污染物种类与城市不同,简单搬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行不通,且管网和曝气环节增加了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很难移植到农村。
由于缺乏规划技术指导,在目前的农村污水治理实践中,出现过度依赖集中处理模式,忽视分散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集中污水处理系统布局不合理,存在城乡分割、行政区划分割的现象等误区。
此外,农村污水治理过分强调并片面理解 “因地制宜”,技术应用五花八门,导致生产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均形不成规模效应,不利于降低投资与运行费用。